那天,Wens從公司租了兩部片子回家,其中一部是瑪丹娜主演的〈阿根廷,別為我哭泣〉,另一部是,北野武主演的〈大逃殺〉。
我看到〈大逃殺〉,有點昏倒的感覺,覺得幹嘛要租這片子回家?Wens說他沒看過,又是北野武的片子,而且好像滿好看的,所以就租了。其實,之前回娘家時,曾在電影台看過這一片,不過沒有看到結局。記得那時候,邊看邊覺得噁心,也不舒服。
這一次,Wens看的時候,我本來不想再看了,又忍不住…邊幫小潘潘修論文,邊瞄一下電視,尤其到了中後段,因為上回沒看完,所以補一下。
〈大逃殺〉是依據高見廣春所撰寫的《大逃殺》為基礎,導師深作欣二的兒子深作健太所改編而成的電影作品。(以下黑色文字,取自維基百科)
編劇在片頭就開門見山先說因:
新世紀之初,一個國家的崩潰。失業率突破15%,一千萬人失業,八十萬學生杯葛校園制度,青少年犯罪問題增加。成年人失去信心,因懼怕青少年,於是通過了一條法案:《新世紀教育改革法案》(簡稱「BR法」)。(バトル・ロワイアル;Battle Royale)
原本一群開心地乘坐遊覽車預定參加畢業旅行的城岩中學三年B班學生,卻在路途中遭受「大東亞共和國」政府的挾持,將全體(共40名)學生帶往四下無人的《沖木島》上。
甦醒後,他們發現脖子上被扣上特製頸環,並身處於一間凌亂的教室中,而後方卻有著2位陌生男子;此時,軍隊與老師突然出現面前,並告訴她們《BR法》設立原由及遊戲規則,立刻通知該班獲選為本年度實施的班級。
現場播放了一段影片,影片中的女主持人宣布了遊戲規則:
※ 生存方式:殺死全體同班同學!
※ 遊戲規則:
地圖:
沖木島可以分成多個地區,經由老師於上下午零時及上下午六時廣播,一天共四次。廣播中,老師會講出何時何地是危險地區;如果您在該區域內,請馬上離開。
頸環:
完全防水、防震,絕對無法卸下來。頸圈會偵測出心跳的脈搏,用電波通知我們您的所在位置和行動,若於時限內不離開危險地區內,或作出不軌行為,我們將於識別後發送出電波,控制頸環在發出警報聲後爆炸;如果想強行摘除下來,也會發生爆炸,所以絕對不可嘗試。
時間:
這個遊戲時間為三天。如果,三天後仍未能分出最後生還者,全部的頸環都會自動爆炸,也就是優勝者從缺!
背包:
內有水、食物、地圖、指南針、手電筒及武器。另外,武器是採取隨機抽選,不一定是刀械或槍械,採取隨意分配的方式,這是為防止不公平的情況產生。
遊戲規則介紹完了之後,其中一位士兵開始從1號赤松義生開始一一唱名,被叫到的學生領取完戰鬥包之後,都儘快的跑離教室,開始他們的大逃殺遊戲。
這過程中,最諷刺的是,影片中的女主持人,一臉愉悅、可愛、開心,彷彿他們真的在參加純遊戲的兢賽而已。
大逃殺開始之後,第一天的死亡人數就高達12個人,其中有一對男女是因為無法接受殺人也恐懼被殺,所以選擇跳海;另外,也有兩個女同學不願意加入遊戲,在山頭呼喊同學們,則死於桐山和雄的手下;另有三個被相馬光子所殺。
總之,隨著時間的消逝、安全範圍的縮小,朋友一個一個互相殺害,最後只剩中川典子、七原秋也、川田章吾三個人,前二個根本手無縛雞之力,完全是因為川田而得救的。
這一回看片之,可以跟Wens討論一下,比較有反芻。原來第一次看片的不適感,除了片中的血腥畫面,更因為片中的生命與人性,如此地脆弱,輕易地被踐踏與摧毀。
我問Wens:「大逃殺裡頭有沒有真正的善良?」
我說:「選擇跳海的人,好像只是逃避,雖然看似沒殺人,但是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,一樣膽小。」
Wens說:「那三個男生利用病毒破壞北野總部的系統後,企圖攻佔北野總部,應該算沒有被恐懼影響的;還有那個救人的川田,人性也在。」
其實,整個故事中最真正最可怕的惡是:桐山和雄,一路上,就看他一直殺戮,沒有對白、沒有表情,凡他遭遇之人,必死無疑;而中川典子純粹是被保護的角色,也應該是北野武心中最希望活下的學生;至於七原秋也,有點懦弱,為了與國信慶時的友情而保護著典子。
有趣的是,七原拿到的戰鬥工具是鍋蓋,典子則是雙筒望眼鏡,似乎註定他們在戰爭中只負責自保和觀察吧!
故事的最後,男女主角保持原來的人性活著,跟片頭一開始記者所擠著看的得勝者-滿身血污、抱著一個洋娃的小女孩,臉上所露出的恐怖邪笑,完全不同。應該是因為小女孩是真正在戰鬥中以一已之力逃出,而男女主角是手無血腥地活出來吧!否則,歷經大逃殺,應該會讓人失去理智和人性中的仁慈。
再回頭思考BR法案的實用性,似乎只是減少學生人數而已,而且,在弱肉強食的島上,為了求生而不擇手段的人,活著恐怕也只是成為另一個和桐山和雄一樣-沒有靈魂的殺人機器吧!
- Aug 09 Sat 2008 06:31
〈大逃殺〉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