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得的週日白天,Wens 去和室練功,
我坐臥在房間裡的雙人床上,看DVD。
因為Wens 看過了>
今年恰好帶準備基測得國三生的我,僅週休一日,
Wens 比我多放週六,所以DVD一定是他先“享用”。
其實,前一晚回家就也跟著Wens 看他正在看的電影,
不過,還不知道片名,但是一看到與飛機失事有關,
便猜到是《靈異航班》,只是那時已演了三分之二:
昨天白天,恰好從頭看,尾巴再看一次。
這部片子,以一場死傷慘重的空難意外開場,
然後是安海瑟威所飾演的心理醫師克蕾兒桑默斯,
接獲上級指派輔導空難中尚存乘客的任務為主軸,
過程所發生的一連串離奇失蹤、懸疑驚悚。
其詳情請參見:
《靈異航班passengers》影片介紹(開眼)
第一次只看片尾時,
雖有點摸不著丈二金剛的,卻也猜到大半,
從頭再看時,尾巴看得更明白。
片中並不將死亡這一件事情,當作為活的相反詞,
反而是將死亡視為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新的旅程。
因此不僅沒有死神或黑白無常“索命”的灰暗可怕,
還能由過去身邊最愛卻離世的親友來迎接已逝者,
並幫助死者認知、接受自己已死亡的現實,
似乎減輕了人們心中不少懼死的壓力。
片中,我最喜歡的片段是,
以哈士奇來勾起男主角對於死的回憶。
以及男主角艾瑞克在懷疑自己“已死”的心理壓力下,
歇斯底理狠狠地站在鐵軌上,
既驚恐又渴求真相被證實的等待,
等待火車撞上自己,等待死之真實。
不過,那樣的作法實在過於冒險,
萬一一切只是自己的妄想,那豈不真的找死。
只是,在那樣的困惑之下,
若選擇逃避,最後可能也會因為極大的不安而發狂吧!
至於女主角克蕾兒在失事班機的乘客名單中,
看見自己的名字,而憶起一切的設計。
一開始覺得不如艾瑞克從幸運到真相來得深刻,
可是,後來又覺得,不見得哦!
因為克蕾兒一開始是完全與空難傷亡無關的,
要從單純的輔導、心理治療師的同理助人心理,
演變成自己也是空難喪生的一員-自己所輔導的人,
她的心中恐懼,不見得比艾瑞克來得輕微。
更何況她一直是空難事件的旁觀者,
正當她以為生之一切都還來得及時,
卻發現自己已沒機會與姐姐艾瑪和好再敘,
心中必定也是百般懊惱、悵恨不已的。
不過,片中處理死者迎接死亡的手法,
極為仁慈、正向,將死亡包裝得無所懼,
雖失去了“生”的人際與生活,
卻獲得了“死”的另一個新的開始,
例:男、女主角航向“未知”的結局。
觀影之後,我問Wens,
克蕾兒發現自己已死時的心路歷程,
如果換成是一個一心渴求死亡的人,
還會不會愁悵、懊悔什麼;
或是因為感到歷經千盼萬祈之後,
終於獲得死之實現而吁了一口氣。
Wens 並未回應我的問號。
但我想,即使再怎麼厭世的人,
當他真的“成功”死去,從死裡醒來時,
跟自己說一聲“成功”之後,
心裡還是百感交集、還是會有一絲遺憾之感吧。
可事實是,除非親身體驗,否則誰知道會不會?呵。
最後,提供該片之預告片,有興趣的看倌還觀覽該片,
或許您會從中獲得對於“生”與“死”的不同體認呢。
《靈異航班》預告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