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今天逛到智翔的無名,企圖瀏覽自己還沒看過的文章,
看見〈RE:〉這一篇,沒想到是給自己的回應,
謝謝你,死牛,謝謝你的鼓勵。
智翔,其實苦的不是甘蔗,
而是儘管它無味如水,仍得將它努力的啃完,
不過,我一向認命又能堅持到底。
我看見你談及以前的我:
「當初對我們循循善誘!?
耳提面命要我們努力考上第一志願的老師
千交代萬交代…考試、待人處事、學校、規矩、方向
無所不包的老師。」
呵。
坦白說,若不是這幾年你三不五時的回照中,
還有今年暑假開始,又跟貫文聯絡上,
我還不知道自己有你說的那樣全方位,
當然,自己任教職對孩子影響之大也同時嚇到了自己。
往自己臉上貼金一下下,
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優點是除了無法不認真之外,
就是超級愛反省、愛動傷筋,
所以,更能用寬廣些的角度來看現今的教育生態。
因此,當下的我相較幾天前,已放下90%的競爭之心,
其中的10%要用來告訴孩子,
我相信我們301一定會努力進步的。
還有,現實是無法剝奪任何人任何能力的,
一切都是因為人自己屈服於現實,
逃不了自己的面子問題,
於是不甘與好勝,就變成了壓力,
甚至,施加於他人身上;
甚至,合理化自己的行為。
我慶幸我早於10年前,
就能寫出上一段那幾行的反省,
否則,我將永遠是自己討厭的人而不知,
為此,要感謝高師大吳松林教授,
感謝他的教學精彩總是刺激著我們反思。
這一次,因為慘敗,我輸給了現實一星期,
想想,或許是老天在考驗我習耐性,
昨晚,我暫時找到一個平衡點:
不是不罰,而是點到為止,提醒為主;
至於時時跟孩子說要堅持、踏實,這是我龜毛之處,
大概永遠不會忘記要叮嚀的吧。呵。
最後,正如你所言,
不是分組或非分組;不論聰明與努力程度如何,
我從來沒忘記告訴孩子要想清楚自己的以後。
有興趣讀書的,就讀,
即使不知道之後的方向,至少有一定的積累,
足以讓自己稍微平順地走向自己後來想走的道路上。
如果,是覺得唸書壓根兒沒趣味的,
則要儘早想清楚自己想走的方向,
因為上了高職就分化了,
最不浪費時間的作法,是立即往自己有興趣的科系去。
你說:
「真慶幸自己是讓你教到的是"真"的東西,
而不是一昧追求成績的壓迫。」
我說:
「只要我還會思考,
我一定要努力記得別拿自己的面子,
來壓迫學生為自己努力,
我將永遠是一個真誠的老師。」
就如你所言:「做對的事情…沒甚麼好顧慮的。」
而我變成自己討厭的人,這輩子真的一次就夠了。
這一篇的書寫之後,
我不必讓自己在明年六月之前,都討厭自己了。
感謝您,許小翔;感謝自己,你一定會愈來愈進步的。
全站熱搜